教育部:用3到5年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了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任务以及总体思路。


他表示,教育部将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核查中职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2023年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职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用3到5年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整个中职教育管理规范、质量合格,引导家长学生理性选择中等职业教育。

陈子季强调,2022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指导意见,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引导学校在内涵上下功夫,提升办学质量。二是科学设置。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三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的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趟出路子。

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方面,陈子季表示,一是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1”是职业教育的智慧大脑,“5”是五个中心,即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二是持续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资源库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应用体系,继续遴选一批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建设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试点,不断夯实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服务高质量发展。

陈子季说,通过提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要实现让学生家长选择职业教育,用人单位依靠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上学选职业学校、技能提升找职业学校”的社会氛围,树立职业教育的好口碑。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