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镇港口村徐家湾:探索村湾“微治理”推动乡村治理有效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通羊镇港口村徐家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积极探索村湾“微治理”模式,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事情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组织全覆盖,确保处处有管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为主体,通过党组织重心下移,成立了村湾党支部、村湾理事会,结合“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树形象,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模范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二是细化服务事项。按照基本事务、基础设施、基本保障、基本民生和基本服务5个方面梳理村湾“微治理”服务事项清单,统筹各种村级政策、整合各种村级资源、划分各种村级事务,将村级教育医疗、村级道路、安全饮水、住房安全、乡村文明、生态环境、矛盾纠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村湾“微治理”管理范围。三是优化力量配备。组建以党员带头的治安巡逻队、村湾文艺队,进一步提升了村湾治安、文娱水平。

权责全明晰,确保事事有回应。一是清单化明责。按照便捷科学、务实管理、职责清晰、相互贯通、治理有效的原则,充分整合河库长、保洁员、护林员、调解员、交通协管员等各类资源和机制,探索建立村湾工作职责清单、小组长职责清单、群众职责清单,推动形成“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村湾治理格局。二是常态化督导。坚持问题导向,以督导促落实、以督导促规范、以督导促实效,建立乡镇党委调研督导和领导干部联系工作机制,制定问题清单,推动形成“一方领导、多方督导”的工作格局,确保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求到位,全面系统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三是制度化保障。紧扣问题发现在一线、事情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探索建立重大事项党支部决策制度、政策供给保障制度、群众议事评议制度、信息联动制度,确保村湾“微治理”体制正常运转。

治理全动员,确保人人有参与。一是湾事共商。坚持“民事民议、有事好商量、大家事共商量”原则,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村湾事务是群众共同利益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严格执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村湾事务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在参与村湾事务决策、村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村湾公共服务、化解各种矛盾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你管我、我管他、大家管大家”的村湾“微治理”自治新格局。已引导群众筹资2500万元,新建了3000㎡文化活动中心广场、4000㎡停车场、2座旅游厕所,新修了1公里公路、2公里环湖游步道,实现了移民新村98栋楚风楚韵房屋的规划建设。二是民事共管。坚持第一时间发现、化解矛盾,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通过群众会、村湾夜话、村湾支部大会等,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参与村湾治理的信心和能力,切实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化在初始,着力构建问题发现在一线、事情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的治理新格局。三是实事共享。坚持把加强村湾发展、建设、治理作为村湾“微治理”重要职责,在村湾党支部带领下大力发展村湾经济,新建鱼馆、茶亭、垂钓台,做活集观、赏、捕、吃为一体的“鱼”产业;新建水上乐园、芦苇湿地、游步长堤等景点,配套水果采摘园1100亩、花卉观赏园500亩,开创以“旅”带农的新局面。

(编辑:徐微  编审:阮班新  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