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夜生活、繁重的日常工作,让熬夜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虽然各种关于熬夜伤身体的科普随处可见,但很多人都觉得第二天补一觉就行了,那这补觉到底有没有用呢?熬夜党几乎人手一瓶的褪黑素真的那么神奇么?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本期专家
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梅俊华
失眠,不止是睡不着
在平常的认知中,通常会把失眠和“睡不着”联系起来,但从医学上来讲,失眠还有其它表现。
● 入睡困难
表现在渴望入睡,但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每周有三次及以上,或连续一个月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则是失眠。
● 早醒
指比预期提早醒来,睡眠时间明显比平时少。
● 睡眠维持困难
表现在睡后醒来次数超过2次,每次清醒时间半小时以上。
● 睡眠质量差
表现在醒来后不能恢复精力,觉得疲惫。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
#躯体疾病
比如打呼噜,也是一种睡眠障碍。尤其是有呼吸暂停的呼噜,其实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睡眠障碍中常见的疾病。这样的患者,除了头晕、困倦等,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脏病、痴呆,甚至突然猝死。
#精神障碍
比如我们熟知的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往往都会伴随睡眠障碍。
#环境变化
环境改变对睡眠敏感的人群来说影响较大,比如在家里睡得香,但出差在外便睡不着。
#药物与饮食
比如激素类的药物,服用后会引起心跳加快;过敏类的药物服用后会令人嗜睡。对于失眠的人群,建议在过午之后,尽量不要饮用咖啡、浓茶,晚餐清淡饮食,晚7点后不要进食,以免影响睡眠。
#原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往往和遗传有关,比如父母中有人失眠,那么孩子失眠的概率也很大。
你的年龄适合睡多久?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睡眠的要求也是变化的。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17小时以上的睡眠;儿童则需9-10个小时;学龄期的孩子需要10个小时左右睡眠;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每天7-8小时左右;至于老年人只需要5-6小时就够了;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睡眠时间又会增多。
如果有午睡习惯,午觉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最好。
治疗失眠有妙招
1 学会睡前放松
睡前梳头、泡脚有利于放松神经,适用于轻度的失眠症状。
2 拒绝开灯睡觉
长期开灯睡觉会引起睡眠节奏紊乱,建议有失眠症状的人不要开灯。
3 CBT-i认知行为疗法方案
自我评估
首先,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个人的睡眠模式和影响睡眠的因素;其次,我们需要记录下更多有关睡眠模式的信息。
刺激控制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感到难以入睡可以下床做别的事情,直到有了睡意再去睡觉。
限定睡眠时间
如果患者晚上只能睡5个小时,那么在床时间限制为5.5小时,在保证提高睡眠效果基础上,逐渐延长在床时间。通过1个月的时间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睡眠认知行为习惯。
认知重组
树立正确的睡前意识,认识到有哪些想法在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如睡前玩手机、打游戏等。
来源: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