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咳咳”,宝妈们的心可还扛得住?

气温“喜怒无常”

不光大人们遭不住

孩子们更是一波接一波

“咳咳咳”

宝妈一:我家宝宝到了晚上就咳宝妈二:我家的白天运动后就咳              宝妈三:我家的都咳了1个月了……

一、关于小儿咳嗽疾病,可依照病程分为慢性咳嗽、亚急性咳嗽以及急性咳嗽 3个类别,具体情况如下: 1、慢性咳嗽 主要指的是小儿所出现的咳嗽症状在 1个月以上。 2、亚急性咳嗽 主要指的是小儿咳嗽时间在半个月至 1个月之间。发生呼吸道感染之外,也可发生于哮喘和细菌性鼻窦炎。 3、急性咳嗽 主要指的是咳嗽病程在半个月以内者。这种情况多见于下呼吸 道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咳嗽。另外,哮喘急性发作也会表现出咳嗽的症状。

二、咳嗽性质分类根据无痰或有痰,将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三、特异性慢性咳嗽指可归因于潜在疾病(通常是肺部来源)的慢性咳嗽。通过检查与评估,大部分慢性咳嗽可以识别出潜在病因。

四、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指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经适当检查与评估后,仍然没有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

超过50%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自然持续时间会超过10 d,因此必要的观察和等待很重要。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儿童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研究报道<6岁儿童平均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8次之多。自然病程教育有利于缓解由于家长的焦虑所导致的频繁就诊和抗菌药物滥用。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基层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超过50%的儿童咳嗽在10 d内未缓解,10%的儿童咳嗽超过25 d。另一项系统评价研究了0~4岁咳嗽儿童的自然病程,50%的儿童在7d后仍有咳嗽和流涕,24%的儿童咳嗽在14d后仍没有完全缓解。需要注意的是,12%的儿童在14d内出现了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如中耳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自然病程期间的医学观察非常重要。

临床问题1:咳嗽患儿是否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儿童急性咳嗽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早期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减轻咳嗽和其他症状或缩短病程,反而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诱导细菌耐药,因此不予常规推荐。当急性咳嗽病程迁延或症状加重时,尤其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要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并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临床问题2:急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使用祛痰药治疗?不推荐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祛痰药治疗。目前缺乏祛痰药治疗儿童急性咳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报道,不同国家对祛痰药使用推荐存在很大差异,欧洲药品管理局不推荐2岁以下儿童使用祛痰药,加拿大和比利时不推荐6岁以下儿童使用。祛痰药仅对湿性咳嗽、痰液阻塞、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时可酌情使用。

临床问题3:慢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使用镇咳药治疗?不推荐慢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镇咳药治疗。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且该类药物的使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美国儿科学会警示,可待因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异丙嗪(非那根)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应用该药减少孩子的吵闹而忽视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包括烦躁、幻觉、肌张力异常,甚至呼吸暂停、婴儿猝死。不良反应在婴儿中表现明显,致WHO提出警告:异丙嗪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Cochrane关于百日咳的对症治疗药物评述中也提到使用苯海拉明无明显益处。

临床问题4: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抗变态反应性炎症药物,其可以直接对呼吸道起作用,治疗过程中所用药物剂量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常用的吸 入型糖皮质激素有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布地奈德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且抗痰效果显著,对气道高反应性产生抑制作用, 使得腺体分泌显著减少,在缓解气道憋喘方面气道良好的作用。

临床问题5: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使用抑酸药治疗?不推荐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经验性使用抑酸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是引起慢性非特异性咳嗽的病因之一,但尚缺乏经验性使用抑酸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临床获益的证据。系统评价表明对于无胃酸反流的成人慢性咳嗽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益处,仅对于有胃酸反流的成人慢性咳嗽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能有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咳嗽指南建议,对于年龄小于14岁的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如果没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不推荐使用抗反流治疗;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则可行抗反流治疗。

临床问题6: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治疗?不建议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LTRA治疗。尚无足够证据表明LTRA对于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有益。LTRA引起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也限制了其应用。一项系统评价研究LTRA治疗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缺乏证据,韩国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咳嗽指南也均不推荐LTRA治疗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202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孟鲁司特的药品安全信息警告,警示在使用期间需要注意监测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所以,宝妈们,不能心急,疾病也不能乱投医,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

来源:武汉市第四医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