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去体检,查什么​?

一说到【体检】,爸妈的头一个个就都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的身体我知道”,劝爸妈去做体检,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难了!

但其实爸妈比谁都关心健康(买大几万的保健品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知道了)。

父母上了年纪,身体风险指数愈发升高,每年体检宜早不宜晚,带父母体检更应该早早提上日程。

现在体检项目繁多,父母体检都要查什么项目?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项目?针对相关问题我们采访了多位医学专家,给出了最适合的答案!

01

60岁以上的父母,体检该安排查哪些项目?

60岁以上的人群,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上升。所以,每年做一个完善的体检非常必要。

▼ 没有病史,这么查 ↓

①血、尿液分析;

②肝功、肾功;

③血脂、血糖;

④肿瘤标记物;

⑤心电图;

⑥胸部CT及彩超;

⑦眼科检查。

▼ 有病史,增加查  ↓

①有高血压的建议做心脏彩超;

②糖尿病建议查糖化血红蛋白、眼底照相;

③高血脂的检查做颈部血管彩超等;

④有三高病史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必要时查冠脉CT、颅脑CT、颅脑核磁等。

▼ 考虑性别,推荐再查  ↓

①男性:60岁以上男性还要重点查一下前列腺彩超,再做个血的化验FPSA和TPSA,这个是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

②女性:60岁以上女性除了检查宫颈、子宫附件彩超、乳腺及骨密度的常规体检外,还要重点筛查甲功和甲状腺彩超。

02

常见高发癌症,需不需要查?

癌症筛查项目有讲究,可结合“三史”来选择。而老年人往往谈癌色变,更担心癌症侵袭。

洛伟光介绍,筛查癌症要结合个人史(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史及生活史而定。

① 常见癌症,这些人要查!

①肺癌:我国目前癌症发病率排在第一位的是肺癌,建议有慢性肺部疾病,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每年筛查肺癌;

②胃癌:具备以下任意一条则需筛查胃癌: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有胃部疾病患者、胃癌家族史、经常吃腌制食物、吸烟、大量饮酒者;

③乳腺癌: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建议有乳腺癌家族史、经常吃雌激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筛查乳腺癌;

④肠癌: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肥胖、久坐,精神压力大,尤其近亲中有家族性肠息肉的人群应筛查肠癌。

② 检查项目,这样选 ↓

①肺癌:筛查首选 胸部CT;

②肝癌:一般选用 彩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③乳腺:一般筛查,彩超 就可初步判断。

④结直肠癌:检查选择 肠镜;

⑤胃癌:筛查选择 胃镜;

⑥前列腺癌:筛查选择 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

⑦宫颈癌:筛查一般选择 TCT和HPV 检查。

03

体检完了,怎么读体检报告?

很多朋友拿到体检报告第一眼看过去几乎都是一个表情👆,除了找医生解读外,有些项目的标记要学会看。

① 化验单上的定性项目如果出现“+”号或“阳性”,意味着存在异常,需进一步判断病因;

② “—”号或“阴性”代表正常。

③ 定量项目如果出现“↑”,提示结果高于参考范围,

④ “↓”提示结果低于参考范围。

举个例子,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下降时提示贫血。尿蛋白正常结果为阴性,若尿蛋白持续出现“+”号或“阳性”,常意味着肾脏病变。

另外,体检单上最常出现的字样就是:增生、息肉、结节、囊肿等,很多人看到这些就会觉得“大病来临”,医生表示,其实不必这么担心,因为上述情况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比如:

① 肝囊肿、肾囊肿、乳腺增生基本都不会恶变。

② 胆囊息肉、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虽然有恶性可能,但发生率很低,只要听从专科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就行。

③ 肺结节而言,结节越大、长得越“古怪”,比如有分叶、毛刺等,长得越快,恶性可能性越大,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单上的“建议复查、观察”一类的字眼,一定要遵照医嘱,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建议复查、观察都是有原因的。“目前,我们对许多疾病的认知有限,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动态观察更能早防早治。”

来源: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