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期间,主媒体中心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运行。针对疫情下闭环管理的特殊性,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积极创新,以国际化的专业水准,圆满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受到境内外媒体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工作范围涵盖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面向冬奥会注册和非注册记者,通过55场采访活动及采访申请受理,向近7400家媒体机构的两万多名记者,提供了信息和新闻服务,并且在机制、手段和内容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新闻采访总监 戎昌海:赛前我们跟北京冬奥组委57个业务领域及所有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建立了媒体采访受理的这种快速反应机制,组织一系列的主题采访和集体采访活动、高端的采访,来全方位满足记者的需求,通过“云观中国”来展示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和中国各地历史风貌,来推动文化的互鉴。
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新闻采访经理 李思怡:我们设计了像历史文化、科技发展成就,以及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主题性的线上直播活动,通过这样一套小小的远程视频采访设备 ,让环外中国其他8个省市,跟北京的近10个点位来直播连线,实现了我们从闭环内看中国这样的目标,这个小设备也是我们简约办赛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运行团队还在闭环内组织了5场中外媒体赴居庸关长城的实地参观活动,美联社记者特地制作了体验中国长城的节目,并来信表达感谢,《今日俄罗斯》视频新闻社也专门发函感谢北京冬奥组委的媒体服务工作。线上线下一系列丰富的采访活动,引发各国媒体热情点赞。此外,北京冬奥组委还根据“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精心设计了闭环内的冬奥火炬传递活动。
北京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采访协调副经理 袁丁:第一个挑战其实是精准设定闭环。第二个如何在媒体记者有限的空间内,在安全的距离进行一个安全的采访。我们做到了记者与记者、记者与火炬手、记者和后勤保障人员互不交叉互不干扰。对于有现场报道需求的记者,我们会让沿路的媒体去进行一个行进式的报道,做到精准满足记者的需求。
冬奥组委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从1月4日进入闭环到北京冬奥会结束,已连续平稳工作近50天,体现了我国大型赛事服务保障的能力和实力,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