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可能致癌,你使用对了吗?

塑料瓶几乎家家都有,除了攒起来卖钱,还会经常被拿来进行“废物利用”比如说用来分装食用油、五谷杂粮等等...

但是塑料瓶保存不当、使用时间过长很有可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损害健康。

塑料瓶使用不当会致癌吗?

很多朋友说塑料瓶底部标有“1”的瓶子是一次性的,如果重复使用,其中所含的塑化剂容易析出,导致身体中的DNA发生突变,甚至会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

一般透明的矿泉水瓶底部会标有“1”的字样,它的材质主要是“PET”,全称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材质一般能耐热至70℃左右,使用条件一般在-20℃至70℃左右,这种塑料瓶不建议过度反复使用,最好用一两次就不要再用了,但很多家庭喜欢拿它来盛放食用油、调味料等等,并把它放置于灶台边,温度较高,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

塑化剂会致癌吗?

而塑化剂,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说的增塑剂,把它加到硬塑料中主要是为了增加弹性和耐用性。在塑化剂中使用最多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中心将“DEHP”列为2B类致癌物质,“2B类致癌物”主要是指“对人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或不足的物质”。

虽然以DEHP为代表的塑化剂,的确有可能在某些条件下,会从一些塑料制品中迁移到食物中而最终进入人体,但DEHP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定的,其迁移量并不会达到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剂量,另外其对人体的致癌性本身证据不足。所以,“塑化剂致癌”还需要科学看待。

塑料制品安全使用小贴士

No.1

矿泉水瓶:可以装油,不要装酒

不少人把矿泉水瓶当做百搭容器,用来装酒、油等。

塑料瓶用来装油不会有太大危险,但不能放在过热的地方,比如灶台边,且需要定期更换。

酒类最好不要装在塑料瓶里,因为酒精会溶解塑料。

No.2

塑料容器:选无异味、无黑点的

购买塑料容器等制品时,闻闻是否有焦味,看看是否有焦黑点。如果有,基本可确认是用回收废料做的,尤其是食品包装等接触食品或人体的,尽量少用。尽量选择较大品牌。

No.3

塑料袋:选表面光滑、声音脆的

日常用的塑料袋有两种材质最常见,分别是PVC(3号)和PE(4号)材质。

● PVC(3号):摸起来发黏发涩,用手抖动声音小而闷,尽量不要接触食品。

● PE(4号):摸起来较润滑,有韧性,抖动时声音发脆,接触各类食品的安全性较高,但不适合高温加热,比如热水、微波炉。

No.4

尽量避免加热

打包盒、餐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主要材质有两大类。

● 发泡聚苯乙烯(6号):耐热性差,不能加热。

● 聚丙烯(5号):餐盒较薄、透明,允许用微波炉加热。

来源:健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