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怀药指的是山药、菊花、地黄、牛膝四种中药,因为产自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境内)的这四种药材具有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的特点,故又称之为“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是我国有名的道地药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把这四味药均列为上品,久服皆可延年益寿,之后历代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张锡纯等在其著作中均对四大怀药的药性以及保健价值推崇备至。
怀山药(薯蓣),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一名山芋。”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白带过多、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药主要含有皂苷、黏液质、糖蛋白胆碱、多巴胺、尿囊素、粗纤维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山药性质平和,几乎适合所有体质者。怀菊花,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一名节华。”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上亢、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方面的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菊花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成分、有机酸、菊苷、胆碱、氨基酸、维生素、嘌呤腺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静、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怀地黄(干地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地黄生用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出血、热病伤阴、内热消渴、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津伤便秘等疾病;生地黄经过酒蒸法或酒炖法炮制后名为熟地黄,味甘性温,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可以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干地黄主要含有梓醇、地黄苷、氨基酸、糖类等成分,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止血、降血压等作用;熟地黄含有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类、糖类和氨基酸,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血凝、强心、抗衰老、抗焦虑、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干地黄清热养阴润燥,因此脾虚湿滞、腹满便溏的人不宜使用;熟地黄因性质黏腻,妨碍消化,所以气机瘀滞、痰湿过盛、脘腹胀痛、大便稀溏的人群忌用,如果需要重用或者久用,则需要加入行气类药物同用。
怀牛膝,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气血伤,热烂伤火,堕胎。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牛膝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作用,可以治疗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胞衣不下,跌扑伤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吐血、衄血、牙痛、口疮、头痛、眩晕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膝主要含有齐墩果酸、葡萄糖醛酸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牛膝多糖、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保肝护肝、抗早孕、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转移等作用。因为本品活血作用较强,因此孕妇及月经量多者应慎用。
四大怀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良药,同样也是养生保健的佳品。作为一名铁杆儿中医,同时也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自然对家乡的特产推崇备至,对于其在日常的养生保健中的使用,有点小心得,在此与各位分享。
一、山药不仅是一味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因其性质平和,所以老少皆宜食用。
1.山药粥
材料:山药(用量20-30厘米长)去皮切成碎丁,大米30克,清水三碗;
做法:洗净食材后用破壁机加热打成糊状,每天早晨喝一碗;
功效:补脾益肺、养阴润燥;
适宜人群:气阴虚损、口干、皮肤干燥者,非正常情况下月经量骤然减少者也可食用;
注意事项:气机淤滞、自我感觉身上多处肿胀难受的人和便秘患者不宜吃山药。
2.山药薏仁粥
材料:山药60克,薏仁60克,粳米200克;
做法:将薏仁、山药、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
适合人群:慢性肝病脾虚不运者,这类患者的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红,舌边齿痕,舌体胖大,舌苔稍黄腻等;
注意事项:因山药养阴容易生湿,所以湿气重或有积滞者应慎用。
3.清蒸山药
材料:山药适量;
做法:将山药洗净切段,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随量食用;
功效:补肺健脾益肾;
适合人群:适用于肺虚喘咳、脾虚食少、易腹泻、肾虚遗精、尿频者,老少皆宜。
4.山药鸡蛋黄粥
材料:山药粉15克,熟鸡蛋黄1枚;
做法:取水300ml,加入山药粉搅匀后,置锅中,边煮边搅,待山药粉煮熟,蛋黄研细,入锅中,拌匀,根据食量温热食用;
功效:补脾止泻;
适合人群:小儿脾虚久泻,面黄肌瘦。
二、菊花平时多用以制作花茶,其操作简便,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1.绿菊茶
材料:菊花3克,绿茶5克;
做法: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效:泻肝火,清热明目,凉血;
适合人群: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高血压、目赤肿痛、视物昏花者。
2.决明菊花粥
材料:草决明10~15克,菊花10克,粳米50克;
做法:决明子炒至微黄待冷,与菊花共煎汁,再用药汁与粳米共煮粥。每日服食1次,5~7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肝明目,消脂通便;
适合人群: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眼目涩痛、便秘者;
注意事项:因菊花与草决明均具苦寒之性,久用多用可损伤阳气,所以阳虚体质者不宜多用。
3.菊花枸杞茶
材料:菊花10克,枸杞子30克;
做法:菊花泡茶,温饮,枸杞子洗净生吃;
功效:清肝明目,补益肝肾;
适合人群:肝肾不足,视物昏蒙不清,目珠热胀。
4.清肝枕
材料:菊花250克、冬桑叶100克、野菊花250克、辛夷100克、薄荷100克、红花100克、冰片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混匀装入棉布袋中以作枕芯,套入枕套中,睡觉时使用;
功效:清肝疏风活血;
适合人群:高血压、动脉硬化、脑震荡、脑血栓后遗症引起的头部不适、正偏头痛、神经衰弱、斑秃、目赤肿痛、急慢性鼻炎、咽喉炎和面部毛囊炎等症状者;
注意事项:花粉过敏、体质虚寒、孕妇等人群禁用。
三、地黄因其味甘,一般可以用来制作药茶、药膳。
1.百合生地黄茶
材料:百合30克,生地黄10克;
做法: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用:养阴清热,除烦安神;
适合人群:心肺阴虚、烦躁不安、口渴,舌红,小便少;
注意事项:生地黄(干地黄)清热养阴润燥,因此脾虚湿滞、腹部胀满、大便稀溏的人不宜使用。
2.熟地黄干姜茶
材料:熟地黄10克,干姜3克;
做法:将材料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用:补血滋阴,补益精髓;
适合人群:血虚萎黄、骨蒸潮热、精血亏虚引起的眩晕、遗精、消渴等症状者;
注意事项:因性质黏腻,妨碍消化,所以气滞痰多、脘腹胀痛、大便稀溏的人群忌用。
3.地黄粥
材料:干地黄饮片(打粉)50克,米100克;
做法:洗净材料,用米煮粥,快要熟的时候加入干地黄粉搅拌均匀后关火,早晨空腹食用;
功用:滋阴润肺,清心降火;
适合人群:肺阴虚之咳嗽,舌红口干、牙龈出血等症状者;
注意事项:因性寒黏滞味甘,容易生湿,所以脾胃虚弱、痰湿体质、腹满便溏者不宜食用。
四、牛膝多入药用,因此很少作为平时食疗的食材使用,寻得一制药酒保健法,供大家参考指正。
牛膝酒
材料:牛膝500克,白酒适量(可没过药物2-3指即可);
做法:将材料放入容器(如酒坛)中,加入白酒,浸泡一周,每次10-15ml,一日三次,佐餐饮用;
功用: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
适合人群:风湿疼痛、腰膝瘀痛、跌打损伤、筋骨无力者;
注意事项:因本品活血祛瘀作用较强,因此孕妇及月经量多者应慎用或忌用。
四大怀药不仅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治病作用,更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常备的养生保健佳品,但始终还是药物的一种,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吕大夫建议大家在养生之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正确养生、合理养生、健康养生。
来源:河南省中医院、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