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幼儿在做完“下腰”舞蹈动作后摔倒,出现无法站立甚至瘫痪的状况。
下腰究竟会不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
孩子在舞蹈训练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2021年8月
徐州市一位8岁女孩小萌,在一家舞蹈培训中心上课时,练习下腰动作后摔倒,伤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无法站立行走的症状。当地医院检查后,经过医生诊断,小萌被确诊为“急性脊髓炎、脊髓损伤伴截瘫、神经源性膀胱和神经源性直肠”。
骨科主任医师:
目前医学界对这一类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
并无确切结论
同时尚未有完全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
许多患儿在脊髓损伤早期的
磁共振检查中并无明显表现
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也不会出现
典型的骨折或脱位
造成这类患儿无法及时得到诊治"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
病情较轻的患儿经过休息和静养就能恢复
对于患有严重脊髓损伤的这类患儿
除了激素冲击、抗感染、支持治疗等方式外
往往能做的是外科减压手术
实际上由于脊髓水肿严重
手术也无法缓解最终的病情
而这些孩子瘫痪后
摆在眼前的另一大难题便是
如何康复治疗
康复之路:恢复动能极其重要
康复副主任治疗师:
多数患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
外科或者内科的治疗后
由于膀胱和肠道的功能障碍十分严重
还会导致
泌尿系统感染、小便反流、肾积水
等一系列并发症
对孩子的生命造成进一步的威胁
康复副主任医师:
在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
经过电刺激以及运动训练
能够帮助孩子度过脊髓休克期
使肢体尽早动起来
每个孩子的病情有轻有重
就需要针对每位患儿做出
具体化的评估和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对于功能较差的孩子来说
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需以轮椅代步
我们的策略主要是
帮助患儿学会轮椅上的技巧和自我管理
同时通过佩戴支具、
利用矫形器实现站立和治疗性步行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孩子
经过康复和训练
基本都可以恢复行走和运动功能
也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温馨提示
患儿膀胱和肠道的管理往往需要家长的协助,常采用间歇性导尿的方式管理膀胱。康复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发挥损伤部位以上残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科学评估、尽早治疗是关键
骨科主任医师:
针对当前对下腰动作的广泛讨论
我们的专业意见是
在开始训练之前
就要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做评估
不要盲目训练
在舞蹈训练中
也应当随时评估、循序渐进、
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保证安全第一
避免做超出脊椎弯曲安全范围的动作
超出身体极限范围的活动是有巨大风险的
家长要注意:
当孩子出现身体疼痛、感冒不舒服、不愿继续训练等情况时,切勿勉强孩子继续训练,一定要及时送医诊断,否则发生脊髓损伤的风险就会增大。
各类舞蹈机构更要提高重视:
要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做出相应评估,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切忌采用“惩罚”的方式加重幼儿的身体负荷,继而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