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美方一直炒作称俄罗斯会在2月16日对乌克兰发动所谓的“入侵”。眼看16日平安度过,美方却又发起新一轮“舆论战”,声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将会发生在2月20日后。不仅如此,美西方还在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持续对俄罗斯施压。
美方持续炒作“俄乌开战日”
俄方:假消息!
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时再次宣称,“所有迹象”都表明俄罗斯准备“入侵乌克兰”,华盛顿并没有看到俄罗斯军队从边境撤离的迹象,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威胁性“非常大”。拜登还表示,自己并没有计划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电话。同一天,美国“Axios”(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援引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美国认为,俄罗斯将从乌克兰边界附近撤军的说法是“假的”,莫斯科实际上在最近几天增加了驻军,多达7000人。此前一天,美国“政治新闻”网还提出一个新的所谓“俄乌开战日”,声称俄罗斯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的前景一直被夸大,真正需要关注的是2月20日之后发生的事情。针对美媒所谓“2月20日后开战”的说法,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17日回应表示,俄罗斯已听到许多关于所谓“入侵”的日期,都是些不负责任的假消息。
当地时间16日,俄军部分部队结束军演后返回驻地(图源:俄国防部)
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
不能以释放战争烟雾弹为筹码
在2月18日下午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就相关问题再次表明了中方的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
美国情报部门的可信度如何,在伊拉克、乌克兰等问题上已经得到了检验。我要强调的是,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不能以释放战争烟雾弹为筹码,不能以制裁施压相威胁,更不能以煽动集团对集团对抗为手段,各方应当在《新明斯克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包括俄方在内的各方合理安全关切,推动乌克兰危机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
特约评论员:杨成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
长江新闻号:美国方面炒作2月16日会是所谓的“俄乌开战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国为何又开始炒作同样一件事?
杨成:对美国而言,扭转去年底以来在和俄罗斯对话当中的一种被动局面的一个关键的胜负手,关键在于强迫俄罗斯真正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一旦莫斯科“入局”,俄罗斯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就无从实现,但美国可以收获包括欧洲及北约成员国在内的一个跨大西洋的伙伴关系,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掌握盟友体系,在全球权力转移当中赢得主动权。如果俄罗斯“不入局”,在持久的信息战中,俄罗斯可能也不得不自证清白,同时也可能在欧洲安全新架构谈判当中,因为形势紧张而不得不主动让步妥协,使他的议价权有所削弱。美国和西方继续炒作,俄罗斯很快要“入侵”乌克兰,恰恰是他利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来谋求谈判主动权的一种策略。
来源:长江新闻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