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这些要点请记牢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但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老人们的防骗意识与知识还有所欠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关注健康、信息检索能力弱、渴望情感关怀等特点,巧立名目,实施诈骗。

如何帮助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之声联合制作的智慧助老专栏“爷爷奶奶的智慧生活”,近期邀请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一级警员张书硕做客《老年天地》给出了建议。本期主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这些要点请记牢。

张书硕警官(右)和主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对群众财产安全危害极大。

实施诈骗的基本方式分为接触性诈骗和非接触性诈骗。比如,新闻中常见的保健品营销、免费会员领奖等面对面付费的方式属于接触性诈骗;在法治故事里常见的虚假网络婚恋、冒充公检法等不见面付费的方式就属于非接触性诈骗。

《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中提到,老年人上当受骗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自身防范意识和辨识力下降,难以识别日益花样翻新的骗术;二是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特别是子女对老年人关爱不够,这一点在空巢老人身上尤其突出。老年朋友如何识别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呢?

要点一:虚假“便民”常出现、放松警惕就中招,工作证件先查看、正规发票应索要。

家住关南的李爹爹年前收到了一条短信——

【车辆管理中心】尊敬的车主,您的高速I.C绿卡于01月16日显示已禁用,请前往XX办理(此处的XX为一个网络地址)。

李爹爹办理过ETC,他担心如果此时不办理,过年上高速会很麻烦,于是他就点击链接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了。在网页里输入了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及验证码后,他就收到了该银行卡里钱被转走的信息——转账三笔、ATM取款一笔,损失近13000元。

警官提醒:老年朋友对短信诈骗不易察觉,看到开头的“单位名称”就自然地认为短信内容来源可信,殊不知诈骗嫌疑人就是利用这种疏忽大意的心理,随意设置钓鱼链接进行诈骗。针对这种短信钓鱼诈骗,只要做到不轻信短信内容、多咨询单位查证、不随意点击链接、不泄露账户信息,就可以从根本上防范短信钓鱼诈骗。

要点二:老人投资要稳健、收益过高有风险,科学理财多询问、正规渠道才能选。

家住关南的薛爹爹喜欢炒股,在2021年下半年加入了一个炒股理财学习群。2022年1月底,有人在群里推送了一个炒股老师信息并附有一个链接,薛爹爹点击链接加入了一个QQ群,群内有个“阎老师”推荐股票,薛爹爹按照推荐的去买了股票,结果亏了一些。刚准备找“阎老师”询问,这位老师直接在群里道歉说带大家亏钱了很不好意思,愿意分享另一个名为“STC”的项目,帮大家挽回损失,还说这是一个做慈善的大数据积分平台,盈利的钱会做慈善捐赠。

薛爹爹在网上搜索该软件,下载并注册。一注册就有人加薛爹爹的QQ,介绍操作流程并帮助他小额操作提现。薛爹爹刚上手,操作员就告诉他充值满50万可以进高级群获取更多收益。薛爹爹和操作员商量先充值了10万元进入了高级群。家人发现薛爹爹的账户有大额转账后产生了疑问,听完具体情况后就让薛爹爹提现,却发现该APP账户无法提现。

警官提醒:老年朋友投资信息不畅,容易受到蒙骗,对于一些荐股、荐投的不明信息,需要时刻保持谨慎,有问题可以询问家人、警察及相关单位来答疑,以免养老金、救急钱受损。

要点三:“公安”“法院”来电话、事态严重真可怕,改号软件能作假、一旦被骗难追查。

家住关东街道的周奶奶平时独自居住,年前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警方,说警方年底清查银行账户时发现周奶奶的账户涉嫌洗钱,需要接受警方调查,不过周奶奶可以通过把银行存款转到安全账户的方式,证明自身清白,但所有行动都要保密。

听到消息,老人很恐慌,怕连累孩子也不敢跟孩子说。为证明自身清白,老人只身去银行,准备把银行卡上约34万元的资金,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到了银行网点,对方还“指导”老人,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询问为什么汇钱,就说是帮孩子买房。

万幸的是,银行年前总结会请来了关东派出所社区民警做业务指导。经警方核实,自称“上海警方”的电话已无法接通,通话对象身份不明,对方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基本判断为诈骗电话。

警官提醒:这类骗局常见的有银行卡涉嫌洗钱、所寄邮包贩毒、冒充亲友转账等由头,通过向老年朋友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询问老年朋友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储存金额等,然后通过恫吓、诱骗等手段,一步步将老年朋友诱进圈套,最终实现骗钱目的。遇到这类骗术,通常不要惊慌,最有效办法就是直接挂掉电话;当不法分子提到“转账”或“汇款”时,必定是骗局无疑,应挂掉电话立即报警。

要点四:街头算命称“消灾”、迷信法事把你宰,买药看病到医院、身心才能有保障。

家住佛祖岭街道的彭爹爹年前在关东菜场买年货,一外地口音妇女上来问路,说想到关山找一位百岁老神医,好奇心起的彭爹爹便跟着来到关山街道南望山附近一所民居,见到了“老神医”。“老神医”给别人做法有模有样,彭爹爹就问旁边的药童能不能给自己随便看看,道童张口就说彭爹爹面色晦暗,家里小孩恐有血光之灾,必须散财免灾,不想散财的话就把家里的现金都拿来让神医作法才能消除。彭爹爹信以为真,打车回家翻找出近3万元现金,用袋子装着再次来到“老神医”处。“施法”后的袋子回到彭爹爹手中,但被告诫“不能打开袋子,不然功就散了”。 彭爹爹听话地回了家,儿媳下班听说后赶紧打开袋子,发现里面装着三叠冥币,再去找“老神医”,早已人去楼空。

警官提醒:神医诈骗就偏爱“落单”老年朋友,抓住其关爱孩子、又易迷信的弱点,通常分四步下手:先找目标,然后与目标搭话找“神医”,接着有托上前配合,称愿意领路去。接着是“神医”发话,骗称家人有“血光之灾”,将其骗到隐蔽地点;第三是“神医”出来,继续演戏;最后利用老年朋友恐惧灾祸、牵挂儿孙的心理骗钱。任凭骗子理由说得天花乱坠,只要牢记一点:不要轻信陌生人,遇事多和儿女商量,实在拿不准直接电话咨询当地警方。

要点五:征婚交友要警惕、约谈见面别着急,再婚心情能理解、让您汇款有猫腻。

家住九峰街道的张爹爹早年离异,大年初二在手机上看到一则视频广告,上面说年轻漂亮的富婆“征婚求子”,要求真心实意、踏实可靠,求子成功后还给百万回报。年近六旬的张爹爹本就独女远嫁,一看就心动了,按小广告上的电话打了过去。对方很客气,先让老人汇100元诚意金,再汇2000元见面金。张爹爹汇钱后,对方说他初试“合格”,但还需再汇1万保证金……就这样,此后近一周,张爹爹每接一个电话,就去银行汇一次钱,前后汇去了近5万元。看花了好几万还见不上面,张爹爹就着急打电话问对方什么时候兑现承诺,没想到接电话的是男声,还说大年初五迎财神,让他别花钱了,“富婆”已经找到对象了。之后对方就不接电话了,张爹爹以为对方没话费又给充了200元话费,但还是联系不上,他这才醒悟,立马报警。

警官提醒:老年朋友对交友诈骗中的套路很陌生,防范和辨别意识差,尤其单身老人,情感和心理防线都比较脆弱,一旦遇到谈得来的人,很容易信任对方,进而被骗取钱财。老年朋友尤其是单身老人,交友切记要谨慎,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感情上受过挫折的中老年朋友,交友时更要当心,不要因为自己情感经历不顺,就轻易相信别人表达的爱意。不轻信、不随意借钱给刚相识不久的朋友,遇事多与家人商量,才是可取的。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