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徐大发、通讯员林晶、镇咸勇、柯国强报道:2月6日至7日,通山县境内普降大雪,最深积雪达16厘米,大多数区域积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应对暴雪,通山快速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全县各部门迅速行动,奋战至7日17时,让全县大部分道路恢复畅通有序,未发生因大雪而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面对严峻雪情,县交通运输局以雪为令,连夜召集应急人员,启动应急抢险保畅预案,调集铲雪车等机械赶赴106国道、209省道、通黄线、刘高线等各条路段铲雪除冰。在公路弯道、上下坡和风口等重点路段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洒铺工业盐融雪,严防路面结冰加重险情,并将工程车、铲雪车、洒盐车驻守在雪情隐患较为突出的界水岭、望江岭等路段,随时除雪排险。同时,全局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共组织应急人员200余人,出动机械50台次,投入工业盐、融雪剂40吨,设立警示标志牌20块,锥形桶、水马120个,保证了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畅通。
县城管局启动应急预案,建立扫雪防冻小组,全员上岗组织扫雪除冰队伍,重点对区域内的高炮广告、楼顶广告等大型户外广告、绿化树木及易积雪设施的结构负重情况安全隐患排查,对主次干道、桥梁、坡道等处进行扫雪铲冰、撒盐除冰作业,及时清理被冰雪压断的绿化树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共投入工业盐4吨、扫雪小铲车4台、吊车2台,全力维护容貌秩序和行人出行安全。城管系统共出动561人,投入车辆39台次。
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一村(格)一辅”作用,全县187个驻村(格)辅警全员开展交通维护、救助救援工作,出动警车80辆(次)、警力200余人次,提醒过往车辆稳驾慢行,对非必要通行车辆一律劝返。共救援被困车辆50余辆(次),救助群众60人(次)。
厦铺镇、大畈镇、大路乡、闯王镇、燕厦乡等乡镇,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对域内通行险道要道积雪进行清理,及时设置提示牌等安全警示标识,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组织人员巡逻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由于措施得力,抢通及时,除S209咸通线(九宫山风景区)K75-K99.8仍实行道路封闭管制外,全县国省干线道路已恢复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