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奥会速度滑冰运动项目中,掌握弯道处的滑行技术是比赛制胜的关键。为提高速度、减少运动员体能消耗,北京理工大学研发出一款人体高速弹射装置。
在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中,入弯前的加速过程和运动员体力状态有很大关系,减小运动员在入弯时的体力消耗是提升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为解决运动员自己加速入弯耗时长、体能消耗大的训练难题,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郝继光老师的团队临危受命,接下了国家体育总局研制“人体高速弹射装置”的任务。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师 郝继光:虽然这个项目的原理并不难,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呢,没有人知道怎么样去让运动员进行加速。/我们的研究方向呢,其实是航空宇航,这个课题,对我们而言也是有点跨界了。为此呢,我们前期也做了很多的调研。
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上百次测试,做了几十个方案之后,郝老师团队最终选择了电机加速的装置牵引方案,并且根据运动员训练的实际需求调整了装置特性。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师 郝继光:弹射的过程全程可控,加速的曲线呢,是一个非常平缓的这样的一个曲线。另外我们还提出了牵引加速的一个方案,运动员抓住前面的一个牵引绳,在这个加速的过程当中,他一旦有任何的不舒服,都可以随时放开这个绳索, 解决了被推加速方案存在安全隐患的难题,同时呢,我们提出了适应人体机能的高速弹射参数体系。让不同体重的运动员可以在这个同样的参数体系下达到同样的分离速度。
现在,高速弹射装置已经放置在中国速滑队科学训练中心,成为我国速滑队的日常训练科目之一,但即便已投入使用,团队的研发工作仍没有结束。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师 郝继光:包括空载的测试,配重的测试以及人体的测试,通过不断的收集参数,不断根据运动员、运动队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系统的操作系统,使这个操作系统更加简便,方便一线运动员去使用。
装置最早进入国家队科学训练中心的时候,正逢农历新年,老师和同学们每天都陪着运动员坚守在训练一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指导国家队使用装备,不仅没有耽误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还让运动员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装置的持续使用,也彻底改变了我国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传统训练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师 郝继光:无论我们从事的是哪个领域的科研工作,对我们而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瞄准国家的需要,能为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我们打心底里是很自豪的,特别的高兴啊,2022年冬奥会日益临近,我们衷心的希望北理工的科技成果能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健儿在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登上领奖台。
来源:经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