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近日,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在成都召开川渝河长制业务工作座谈会,去年,川渝两地河长办不断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河湖管护专项整治,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川渝跨界河流25个国控断面水质100%达标。
据了解,川渝两地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有81条,流经100多个地市和区县,河流总长度1万多公里。川渝两地河长制办公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从制度破题、从机制解题,加强川渝两地河长制工作“一盘棋”谋划。
据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总指南下,川渝两地联合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联合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合作备忘录》《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等协议99份(省级6份、市区级23份、区县级44份、乡镇级26份)。其中,川渝县级以上河长办、水利部门签署的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40份,涉及132项任务;两地还签订了长江、濑溪河等重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同出资3亿元设立川渝长江流域保护治理资金。
两地一致推进河长制合作向纵深发展,共同研究川渝81条跨界河流水系图和河长制基础信息平台,拟将川渝跨界河流上的25个国考环保断面、11个生态流量断面、200余个重要取水口和130余个排污口等基础信息纳入河长制一张图展示和信息系统监测预警管理;联合开展巡河、暗访等活动112次,对发现的问题实行联合督查、交办,并制作暗访专题片,累计查出527个(重庆166个、四川361个)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整改完成512个(重庆155个、四川357个),整改完成率达97.2%。
此外,在河长制工作一体化推进方面,两省市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工作方案》,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创成立跨省河长办公室——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每年互派3名干部挂职交流,专职负责研究解决川渝地区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重难点问题,专责化推进川渝跨界河流共建共治共保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