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山100年㉚】中共通山北部县委书记叶发全小传

叶发全,又名叶香园,1910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通山县兰田叶家村。9岁时父亲病逝,叶发全过早地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长期的艰苦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劳、无所畏惧的精神。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农民运动如燎原烈火,燃遍鄂南山村,兰田乡成立了农民协会。叶发全与他的伙伴们参加乡农民协会,在群众中宣传禁烟、禁赌,宣传破除迷信。1927年春,兰田乡农协惩办土豪劣绅,叶发全身背大刀,牵着土豪劣绅,令其敲锣游乡,大长革命者的志气,大灭土豪劣绅的威风。大革命失败后,兰田地区的农民在共产党员陈良材的领导下,拿起武器,组成了万家农民革命军,参加夏桂林、叶金波领导的通山农民秋收暴动。17岁的叶发全在暴动中表现勇敢、坚定,被吸收为青年团员。10月,鄂南秋收暴动失败,通山农民革命军撤离县城,化整为零进入山区活动。叶发全随万家农军返回兰田,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春夏之交,中共通山县委书记叶金波等人到万家、兰田一带活动,与地下党员阮英豪、陈良材取得联系,建立了万家特别支部和万家游击队。5月中旬,万家特支根据叶发全的要求与表现,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叶发全负责兰田地区农委会工作,他不分昼夜,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向土豪劣绅抗租抗债。1929年,中共万家区委建立,兰田地区成立钟家畈乡党支部,叶发全担任支部书记。1930年4月,叶发全调到区委担任组织委员。

1930年夏,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主力离开鄂东南,鄂东特委以鄂东警卫连为基础,挑选阳新、大冶、通山等县游击队员和赤卫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第七团。当时担任长安区赤卫军队长的叶发全,服从组织分配,离开新婚不久的妻子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保卫鄂东南苏区而战斗。参加红军后,叶发全随军参加了红七团组织的奇袭朱应通、攻打通山县城和激战沿埠头等战斗,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班长。1931年春,红三师在龙港扩建后,叶发全奉调到彭杨学校学习。6月学习结业后,分配在红三师第九团任排长,参加了玉岭山战斗与大畈猪头山战斗。9月6日又随九团转战鄂南,歼灭新店之敌。11月红三师主力编入红十六军后,叶发全又奉命编入鄂南警卫团。1932年7月,叶发全随军参加攻打通山县城受阻,叶金波政委将通山籍战士组成突击队,叶发全主动报名参加并担任爆破组组长,时逢农历六月初六,入夜大雨滂沱,山城笼罩在漆黑的夜幕下,叶发全带领七八名战士,夹着用油纸裹好的炸药包,沿着城东怪石林立的白鹤山的崎岖小路,向南门城堡摸索。子夜刚过,几声轰响,敌碉堡炸塌了,红军打开南门拥入城内,经过两小时激战,全歼城内守敌两个团。通山战斗的胜利,受到湘鄂赣省军区的表彰。战后,叶发全担任红九连连长,随重建的红三师保卫鄂东南道委机关。

1932年10月,在保卫龙港战斗中叶发全背部三处受伤,被送进红军医院治伤。1934年春,叶发全伤愈归队,随红三师七团在冷水坪休整。10月,红三师改编为红十六师,组织上派叶发全率部分红军战士,返回大幕山组织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担任大幕山游击队队长。1935年春节前后,叶发全领导大幕山的红军游击队,拔掉敌碉堡五座,歼敌150余人,缴枪80余支,打开了大幕山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1935年6月,中共通山北部县委成立,叶发全任书记。夏季,地主武装500人配合国民党一个排正规军分三路“进剿”大幕山。1936年,县委及游击队为转移敌人视线,减轻河北特委的压力,以白石岩山洞为落脚点。1936年冬天,中共湘鄂赣省委驻西北代表刘士杰来河北特委任宣传部长。叶发全了解到西安事变后的形势,为了实现抗日救国,他与宋运昌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对伪乡保人员宣传团结抗日。1937年5月下旬,敌人制造“东坑尾惨案”,杀害了河北特委书记宋运昌。叶发全强忍怒火,连夜赶到特委隐蔽地黄金寺一带,协助刘行之、贾必卿等人作好最后转移的安排。1937年6月上旬,叶发全率十余游击队战士在大幕山一带活动,以掩护特委和红军医院安全转移,不幸在曾家山被通山保安队和九折民团包围,苦战三天,英勇牺牲。

(县史志研究中心供稿)(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谭梦星  编审:谭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