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1日,
湖北多地举行中考。
当即将结束的中考
遇上刚刚结束的高考,
拖住“神兽”出去浪的脚步的
只剩大雨。。
然而,
就在今天(7月21日),
湖北结束了
长达43天的梅雨期,
正式“出梅”。
不仅如此,
此前
有关于“出去浪”的重大利好
也是一个接一个:
全国旅游业重启
7月14日,因疫情遭受重创的国内旅游业迎来重磅利好,“恢复跨省团队游”的消息刷屏朋友圈。
一是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二是旅游景区限量提至50%。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
目前正逢暑假,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7月和8月将相对性地迎来一波持续性的出行高峰。
湖北跨省团队旅游恢复
7月18日,湖北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也恢复了经营跨省(市、区)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7月18日,湖北省首个跨省旅行团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前往兰州,这标志着湖北已经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相关业务。当天下午,来自江西的14人旅行团也通过湖北康辉国际旅行接待,到达了武当山景区,这是今年首个来湖北的外省旅游团。
敲 黑 板 !
“预约旅游”将是主要形态之一
7月12日,记者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全国30个省份均可凭湖北健康码“绿码”通行,且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要求,低风险等级地区人员持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
需要注意的是,跨省游有序放开后,游客出行仍需做好个人防疫。“预约旅游”仍将是游客出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全国景区也将严格落实实名制预约制度,推动分时预约游览,引导游客错峰出游,防止扎堆。
汛期出行,安全第一!
进入梅雨季以来,湖北持续发生多轮强降雨天气,江河湖泊普遍超过警戒水位,洪涝、地质灾害风险陡然提升,湖北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多次调整。
一些山川湖泊、文化遗址多是当地风景名胜,而这些地方也易发多发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风险。
游客要增强汛期自身防范意识,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
游客出行前要关注天气变化,妥善安排旅游行程。旅游景区要加强景区内易发生的落石、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部位的检测、防范,要设置安全提醒标识标牌,在突发暴雨洪灾和极端天气时要及时关停。游客要注意观看景区安全提示标识标牌,不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停留。
特别注意旅游交通安全
遇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旅行社和自驾游客人要立即避险。旅游客车及自驾游驾驶人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旅途中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超载、不酒驾,谨慎前往地质灾害高风险景区或区域游览,旅行社包车务必做到“三证一牌一单”齐全,确保旅游交通安全。
加强汛期强高风险游览项目的安全防范
有高风险游览项目的旅游景区在强暴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必须暂停高空、高速、水上、漂流、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游客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
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
靠近水域、山体、林区、峡谷等处特别是三峡库区湖北段旅游景区,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广大游客和自由行者应増强汛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旅游安全防范常识,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和旅游行业落实汛期旅游安全保障措施,谨慎前往未开发“网红景点”游玩。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