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记者 王沁 唐尚伟 通讯员 林晶)“农村公路实施工程240公里;危桥加固完成24座;渡改桥工程完成167延米/3座; “455”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隐患里程642公里;和平大桥已于2018年5月1日已正式通车;九宫山景区公路刷黑全部完成……”2018年度通山县全面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绩单显示: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2664.26公里,居全市第一,路网密度99.42公里/百平方公里。
通山县快速推进“路、站、运、渡”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县域一小时交通圈”,加快构建县城与武汉“二小时经济圈”,融入“武汉都市圈”。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以实施“455”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同时,继续巩固”村村通客车“成果,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进程,完成隐患里程642公里。厦铺三级客运站前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已批复,确保项目2019年动工建设。投入331万元增加新能源公交车10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条,城市公交分担率大幅提高。同时建立日常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实施预防性、精细化养护,通过采取整修路肩边坡,疏通边沟、涵洞,清理塌方沥青灌缝和贴缝带贴缝处理,修补抗槽、清理违规堆积物、路障垃圾、提升公路美化绿化种植等有效措施及时处治路面病害,大幅提升公路品质。
通山县还积极向省海事局上报建设计划,争取资金500万元用于建设慈口乡旅游渡运码头,现已通过招标并正式开始建造。该码头的建成为库区群众水路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该县地方海事局争取当地财政资金20万元,在三个涉水乡镇投放了26处航标。
“又好又快”铺就坦途。四通八达的高速通达南北,宽广绵长的公路纵横交错,一条条道路的建设,不断刷新着“通山速度”;一张张服务民生、助推崛起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呈现。
(编辑 彭秀芬)